磁粉制動器中磁粉檢測操作規程
發布時間:2011-10-5 發布人:航成機電
點擊: 次
磁粉制動器中磁粉檢測操作規程
總則:為了保證磁粉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,規范檢測人員檢測行為的標準性,特制定本規程。本規程為磁粉檢測的指導性文件,具有強制性,海安縣航成機電制造有限公司檢測人員必須不折不扣地嚴格執行,如有異議,必須按文件控制程序方能修訂及解釋。
1 引用標準
(1)GB/T15822-1995《磁粉探傷方法》
(2)JB/T6061-1992《焊縫磁粉檢測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》
2 適用范圍:本規程適用于用直流、交流、交叉電磁軛,運用濕式連續磁化法,檢驗鐵磁材料及其制品(熔化焊縫等)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紋和其他缺陷。
3 檢測人員
3.1 從事磁粉檢測的人員必須持有國家有關權威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,并在其允許的范圍內檢測。來我公司參與檢測工作,還必須經本公司培訓,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;
3.2 檢測人員至少每年檢查一次視力,色盲及矯正視力低于1.0者不得從事檢驗工作。
4 接收報檢單:在接收報檢單時,要認真核對相關數據,比如質量標準、檢測部位等,不明之處及時提出。
5 工件
5.1 待檢部位的表面質量(包括焊縫余高高度)應經外觀檢查合格,不得有油漆、鐵銹等覆蓋層。表面的不規則狀態應給予修整,不得影響磁痕的形成。修整范圍原則上應是探傷范圍向母材方向擴大20mm。
5.2 探傷時機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:在焊接完全冷卻24小時,所有熱處理、水壓試驗、膨脹和旋轉校直等影響鋼管最終檢測質量的工序進行之后進行。
6、設備、器材 設備和器材必須合格有效。
6.1電磁軛
6.1.1探傷裝置應適合試件的的形狀、尺寸、表面狀態,能有效和安全地進行探傷。交流電磁軛最大磁極間距離的提升力應≥44N,直流電磁軛最大磁極間距離的提升力應≥177N。
6. 2磁粉
6.2.1所用的磁粉顏色應盡可能與被檢表面有明顯的對比度。必要時可在被檢部位噴刷一層反差增強劑(噴涂厚度應盡量�。�,以增加對比度。
6.2.2在光線暗淡的地方應用熒光磁粉。
6.2.3配制磁懸液的載液可用油劑或水基。
6.3人工試塊及試片
6.3.1磁場強度、磁場方向及磁化方法的正確與否可用A型、C型試片。A型標準試片檢驗靈敏度如表1。C型標準試片適用于焊接坡口等狹窄,不適宜用C型試片的部位。
表1 A型標準試片
aaa
7.檢驗
7.1檢驗過程中要保證電磁軛與構件接觸良好,持續通電時間不得超過2min。磁懸液要在通電過程中施加,施加磁懸液不得影響已形成的缺陷磁痕。電磁軛每次移動的覆蓋區應不少于25mm。為檢驗各方向的缺陷,應至少采用兩次不同方向的磁化,或采用旋轉磁場和復合磁化方法。
8.磁痕的觀察及記錄
8.1磁痕的觀察必須要在磁痕形成后立即進行。
8.1.1采用非熒光磁粉時,必須在能清楚識別磁痕的光線下觀察。
8.1.2采用熒光磁粉時,必須使用符合規定的黑光燈裝置,在能清楚識別熒光磁痕的亮度下進行觀察。
9.磁痕的記錄
9.1磁痕可用照相、素描、復印等方法進行記錄。需要時,也可用透明清漆將其固定在探傷面上。
10.退磁 在下列情況下試件應進行退磁:
a.當連續進行探傷、磁化時,如認定上一次磁化會給下一次磁化帶來不良影響。
B.如認為試件的剩磁會對以后的加工和使用產生不良影響。
C.其他必要的場合。
11.安全
使用油劑的磁懸液應防著火。壓力瓶裝的磁懸液空壓力瓶必須回收集中處理。
12.記錄報告
在檢測過程中如實及時地做好記錄,待所有檢測完成后由有資質的人員出具檢測報告。記錄及報告至少保存7年。
文章出處:航成機電:http://www.jiaxiangdress.cn/(嚴禁轉載�。�
版權聲明:本文乃海安縣航成機電制造有限公司專家研究所得,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,未經書面許可,嚴禁任何人轉載,采集等再次利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