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摩托車敗走麥城
考察團的第一站是位于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,我們到達時是當地時間晚上6點左右,從機場去市區的途中,街頭涌動的摩托車匯成一片海洋,場面蔚為壯觀,汽車、自行車或者其他交通工具,都只是陪襯。
行前就聽說越南是“摩托車上的國家”,但是看到這樣壯觀的情形,還是忍不住驚嘆起來。此行的導游阿梅是越南的金牌導游,受越南國家旅游局的委托,專程從河內飛來迎接我們,并作為全程陪同。她風趣地說,越南有三樣東西,都是相當“苗條”的:首先是越南國土,呈狹長狀;其次,越南的樓房都是窄長形的;在越南大部分城市,道路也都相當狹窄,一到高峰期,堵車狀況不是一般的嚴重,摩托車因為車身靈巧,停車占地小,當仁不讓地成為越南第一交通工具。據了解,在越南的大中城市,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數輛摩托車。“像胡志明這樣的大城市,就有五六百萬輛摩托車吧。”阿梅說。
如此大的商機,我私心地以為,至少應見幾個熟悉的中文品牌。哪知阿梅搖了搖頭說:“我們不買中國產的摩托車。”
在隨后幾天行程中,我發現確實如此:在胡志明、峴港、河內等大城市,不但少見中國產的摩托車,更沒有看到一家中國產摩托車的專賣店。
這個發現這讓我有點難以接受,一來中國與越南比鄰,二來中國是制造業大國,沒理由不發現這么大的商機。
是我們沒有發現這個商機么?顯然不是。在會安飛往河內的飛機上,我鄰座的一位越南人指著飛機上的雜志廣告告訴我,他有一輛這樣的白色摩托車,我一看,是HONDA。這位先生告訴我,這輛車售價大約是1萬人民幣。越南人買的摩托車青睞日本品牌,如HONDA、雅馬哈等,買不起日本品牌的會選擇本土品牌。
回國后我查閱了一些資料,發現中國產摩托車在越南市場一度相當風光,那是在2000年前后,中國產摩托車曾大量出口到越南,因其價格只有日產摩托車的1/2,很快就占領了相當一部分市場,但因為質量不穩定、售后維修沒跟上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,款式雷同少有更新。種種原因累積之下,中國摩托車企業“兵敗如山倒”。
時至今日,在這個“摩托車上的國家”占據高端市場的是日本品牌,而在低端市場里,越南本土品牌憑借因其低價以及售后服務周到,站穩了市場。曾經在越南市場風光無限的中國摩托車,與來時的轟轟烈烈相比,走得悄無聲息。